查看原文
其他

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家长要争取和他们并肩协作 | 主编共读11

全文共219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主 编 摘 选


你可以与老师分享你所关注的目标,然后和缓地提出兴许有更好的办法达到这些目标,而非传统的训育手段。

——艾尔菲·科恩



授 权 连 载


正TEXT文


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



尽管有些卓越的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无条件支持,但可悲的事实是许多教室并不是为此而设立,或者说并没有推崇前一章所阐述的养育原则。学校环境通常凸显在其惩罚和奖励手段的多样化,详尽的行为管理体系,“奖赏”服从、“惩罚”反抗,这些都不会帮助孩子成长为关心他人的社会一分子,或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者,或批判性的思考者,只会将孩子训练得唯命是从。最糟糕的学校里,鼓励学习在“强制秩序”面前退居二线。这些学习环境对于孩子以及其他人来说都是不健康的。


我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解释说他们一直在努力创造与孩子“并肩协作”的家庭生活,但某一天却突然意识到他们每天早上都是将孩子送往“实施手段”的学校。(当然,我还听到有些倍感困扰的教师描述相反的镜像情况:“为共同解决问题,我们召开有民主精神的班会,之后孩子回到家里接受‘表现记录图’和‘暂停’的操控。”)显然,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彼此积极支持各自的努力,那么一定会最大化地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好人。




首先请家长注意:警惕孩子在学校里发生的一切。

●学校的主要教学宗旨是“满足孩子的需要”,还是“得到孩子的顺从”?

●学校将孩子令人烦恼的行为看做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应该受惩罚的犯规”?

●老师将他们的工作视为“帮助学生学习做正确决定”,还是坚称“一切决定老师做”?

●学生被鼓励“与他人合作”,还是倾向于“大多数家庭作业都由自己完成(或者甚至与同学比赛完成)”?

●如果你进入这所学校或坐在教室里,你会感受到无条件的认可吗?你想在那里上学吗?


如果你不喜欢在那里的所见所闻,那么就需要动用你所有的外交手腕邀请孩子的老师反思其教学行为,你可以提出长期目标的问题,毕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通常会认可同类目标,他们想让学生富有责任感、关心他人、富有道德感、好奇心强、活到老学到老,等等。你可以与老师分享你所关注的目标,然后和缓地提出兴许有更好的办法达到这些目标,而非传统的训育手段,因为后者很少会帮助孩子成长为富有责任心的决策者。


你应该向孩子的老师介绍一些有关指导建立“并肩协作型”教室的文章、书籍和视频资料。做一些研究,以便和老师讨论他们的一些同行已经在建立这种教室的过程中取得进步。你既可以建议老师去参观那些教室,也可以推荐一些介绍真实学校成功范例的书面材料。这可以确保你和老师都意识到学校并不是一定要“实施手段”的地方。事实上,美国各地已经有许多学校开始展示在抛弃“胡萝卜加大棒”控制手段的前提下,如何创造既尊重又有趣的学校环境。



然而,无论你的方式有多么有用,如果某位老师依然不能接受你的反馈和建议,那么你就需要作出决定,情况是否糟糕到值得你去冒险采取行动。另外,你的努力有多少胜算?问题主要局限于某个具体班级吗?如果是,或许你可以让孩子转到另一个班。你选择的策略或许还取决于学校的校长——或者学区中心的某个行政管理者——是否赞同你的观点,或至少对劝告持开放态度。你应该找到几位与你持相同观点的家长,反对某种行为或政策的人数越多,其反对呼声就越不容易被忽视。


实施努力的过程中,如果你判断出情况不太可能立即发生改变,要紧的是你需竭尽全力保护你的孩子。这里有一条你必须要走的钢丝:一方面,你不想鼓励孩子忽视或不尊敬老师,即使老师的行为是在不尊重你的孩子;另一方面,你不想认同在你看来站不住脚的教育行为,或者让孩子感觉到成年人好像总是在互相辩护(并联合起来对付孩子),即使没有充分理由。你的首要责任是对孩子做正确的事。


你说的话以及说话的方式,自然会受孩子年龄的影响,你将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视为不够理想或是绝对有害。将你的养育目标看做是给孩子接种疫苗,为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尊重、信任以及恰当的宏观视角,面对过度控制的环境和过于专制的人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让孩子具备免疫力。鼓励孩子反思为何有些成年人感觉需要使用惩罚和奖励手段,排除这些,他们还可以使用什么手段,他自己的行为是否可以改进。这不仅会帮助减轻那些不靠谱教育政策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




记住孩子们也在观察并学习我们如何面对挑战:我们是否重视他们的看法(而不是自动站在老师一边),我们是否让孩子参与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家长单方面设法解决问题)。另外,孩子还会注意到我们对老师尊重的程度,即使对老师的某些行为表达不满,以及我们是否乐于理解和承认老师或校长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因为你的孩子在看着你,因为这是正确的事情,因为它更有效,因此你应该向老师明确态度,你并不想要对立关系。你的目标是共同努力,重视每个人的需要——不只是你的孩子的,还是所有孩子和成年人的。同时,你仍要坚守反对利用贿赂和威胁强迫孩子的立场。


其结果可能依然会是:你的孩子在家里受到一种待遇,在学校则是另外一种。家里强调道理和价值,学校强调行为;家里引导他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学校引导他看重行为给自己制造的后果;家里鼓励思考,学校鼓励听话;在家里他因自身而受到重视,在学校他因表现而受到重视。这种矛盾性会让孩子迷茫,远非理想状态。但相比家庭和学校和谐一致地对孩子做坏事,这要好得多了。


——节选自《无条件养育》第八章:无条件的爱(157-160)

 

欢迎大家到留言区发表读后感

就亲子间遇到的实际问题

与我们互动交流



历 史 文 章


1、妈妈,无论我成功失败都拥有你的爱吗?丨主编共读01


2、人性贵于世间任何规则丨主编共读02


3、家庭应是规避交易的港湾丨主编共读03


4、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因为他们曾经那么努力把自己变得不是自己 | 主编共读04


5、那些最想控制孩子的家长,最终会发现对孩子的控制力最弱 | 主编共读05


6、你们与其说是养孩子,不如说是养简历 | 主编共读06


7、作为家长,我们都有责任抵消这些压力感 | 主编共读07


8、无条件养育的13点原则 | 主编共读08


9、“你们认为我天性很坏需要被时刻控制吗?” | 主编共读09


10、我只有得到高分你才爱我吗? | 主编共读10





编辑:陈卓诗

主编:窦希

爱我请点我在看 👇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